電影《風再起時》在近期掀起了話題。除了電影本身處理的香港當年探長貪汙的問題,導演翁子光的美學風格也引起關注。由於本片入圍第16屆亞洲電影大獎的「最佳美術指導」獎項,因此本篇專欄就從國際影壇的成果、令人懷舊的繁華年代、片中服裝髮型的講究、街景與建築塑造的時代感、霓虹燈的消失以及片名「風再起時」的寓意,來探討它的時代背景與電影藝術美學。

 

入圍亞洲電影大獎,更代表香港出征奧斯卡的殊榮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劇照

 

翁子光並不屬於量產型的導演,走的是「量少質精」路線,從他的出道作《踏血尋梅》,與他負責監製的《正義迴廊》,再到這次的《風再起時》,每次出手都是眾人注目的焦點。《風再起時》於第16屆亞洲電影大獎風光入圍三座獎項,包括最佳男主角、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美術指導,更代表香港角逐第95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,於國際影壇大放異彩。

 

令人懷舊的繁華,以及暗藏的政治動盪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劇照

 

香港的經濟於80年代達到高峰,這得回溯至6070年代,同時也是本片的時代背景。60以及70年代的香港經濟開始高速發展,生活水準也普遍提高,開展如公路、隧道以及擴建機場等各項基礎建設,而為因應不斷增加的人口,也興建多處新市鎮。繁華的香港市街也在此時有了雛形,至80年代達到鼎盛。

 

於此同時,政治方面則顯得動盪不安,「藏汙納垢」的情形也愈加嚴重。在本片裡擔任重要角色的「廉政公署」也在70年代成立,以打擊官員貪污為主要目標。片中兩位探長:郭富城飾演的「磊樂」與梁朝偉飾演的「南江」(亦即現實中的「呂樂」與「藍剛」),打通黑白兩道,並不斷與廉政公署周旋的過程,也是本片的劇情核心。

 

服裝髮型充滿復古風,以風格化的詩意帶出情懷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劇照

 

6070年代香港的服飾業相當發達。西式服裝開始流行起來,逐漸取代中式的長衫與唐裝。尤其是髮型的變化,女性喜愛噴上大量髮膠,做成高高的「堆雲裝」造型;男性則是上過大量髮蠟後梳成「油頭」,這款經典不敗的髮型,更是近十年許多男性的保險牌造型。對於髮妝的講究,連帶假髮業也興盛了起來。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劇照

 

本片入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指導,由此可見導演對於美學的要求程度。為了呈現香港當時的本土特色,對於服裝造型、燈光以及佈景等等,可說是吹毛求疵。服裝方面,磊樂與南江身穿的探長大褸,磊樂的太太蔡真則是以旗袍呈現出成熟的女人味;探長的飛機頭,與蔡真的捲髮蛋糕頭以及細膩的妝容,復古風滿點,而郭富城一天更需要變換三種造型,藉以呈現出探長的非凡榮華。這也是導演所要求的:在具有風格的詩意中帶出電影的時代感……這是一部「充滿年代感,富有特別情懷的電影」。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劇照

 

時代感與集體記憶:老香港獨特的街景與建築

 

By cychk

 

By Wpcpey

 

談到香港舊時代的建築,就不得不提到那個時代氛圍的代表建築:「香港和昌大押」,如今已成為法定古蹟。由圖片可見,和昌大押由60年代古老建築的模樣,到近年來經過不斷翻新的工程,成為今日米白色牆面的新風貌。在香港經常能看到這些別具歷史意義的建築,是香港大街小巷中的獨特文化,同時也是香港人共同的集體記憶。

 

1960年代的和昌大押建築

 

有別於一般的警匪動作片,導演翁子光更著重於場景的呈現。藉由不同的場景表現出香港殖民地時代的社會與政治動盪,以及庶民百姓的生活樣態。例如徙置區(後改名為「公共屋邨」)的老建築,以及當年盛行的地下賭場等等,在視覺效果的用心與努力上,本片下了十足的工夫。

 

翁子光每部作品皆精雕細琢,因此才擁有如此強烈的影像風格,為了重塑時代感的氛圍,可說是完整呈現當年香港的街景與建築。導演表示,以前沒有太多資源全面搭建當時的香港場景,但這對如今的電影產業已不是問題,再加上CG特效的輔助,拍攝起來事半功倍,也讓他更有信心拍出更成功的傳記電影。

 

LED取代,現已不復見的霓虹燈

 

By Artur Kornakov from Unsplash

 

傳統的霓虹燈曾經是香港最知名的標記之一。耀眼奪目的霓虹燈,是身為不夜城的香港最具代表的意象,也在無形之中成為了香港的「文化遺產」。如今已是夕陽產業,而被LED燈所取代。

 

由於每到颱風一過境,消防隊都要花費許多時間清理掉落的霓虹招牌,年久失修的霓虹招牌也容易從水泥牆上掉落導致安全問題,港府近年來嚴格規範新招牌的尺寸,相關建築法規也對霓虹燈下達種種限制,也因為製作技術的困難導致霓虹燈的手工藝逐漸失傳。據香港大學2018年的調查,香港街上只剩下400多個霓虹燈,過去的繁華街景已不復見。現今於港片中看到的霓虹招牌,大多是由搭景或是CG特效所製作出來的。

 

再掀起一陣港片風潮:「風再起時片名的寓意

 

From《風再起時》

 

華語電影曾經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。翁子光表示,港片的輝煌來自於前人種樹,而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港片再度興盛,因此片名「風再起時」同時也寄託了他對於未來香港電影產業的期望。他謙虛地表示,自己能得到認同多少也有些運氣,要時時警惕自己,「我們這一代電影人和侯孝賢、楊德昌、許鞍華、張藝謀、王家衛、杜琪峯差太遠太遠了,現在就是虛心去拍戲,盡力拍出自己喜歡的戲。」期待以《風再起時》作為起點,再度掀起一陣港片風潮!本片在台灣將於2/24上映。

Gallery 結合 Lounge ,微醺風正在藝廊流轉

Gallery 結合 Lounge ,微醺風正在藝廊流轉

糊塗里國際藝廊民生店已經歷十數個檔期的展覽,以連結全球最具潛力的藝術家為宗旨,並以當代藝術展覽為定位。近期融合了 Lounge Bar 的概念,加入微醺的元素,轉型成為 Dotard Village Gallery & Lounge ,期望眾多的藝術愛好者也能在藝廊享受 Lounge Bar 的微醺樂趣,並搭建彼此對話的橋梁,促進藝術圈的交流,讓美學自然地在微醺、樂音與藝術之間流轉,使觀者、藝評與藏家體驗 Gallery & Lounge 結合的全新感受。
大道至簡的海闊天空 _ 赫赤.蒼黛:楊子雲個展

大道至簡的海闊天空 _ 赫赤.蒼黛:楊子雲個展

這次在糊塗里國際藝廊 Dotard Village Gallery 展出「赫赤.蒼黛:楊子雲個展」,而在與楊子雲先生的訪談過程中,感受到他身為藝術家不受拘束的開放心胸。他不斷接觸跨領域的藝術媒材,並拋棄傳統的侷限,大膽使用簡單線條與原始色塊,並談到他靈感的來源與即興的美學形式,最後形塑成背後擁有深厚文化涵養,卻「大道至簡」的藝術風格。
啟動時光機 _ 一探《風再起時》的時代背景與電影藝術美學

啟動時光機 _ 一探《風再起時》的時代背景與電影藝術美學

電影《風再起時》在近期掀起了話題。除了電影本身處理的香港當年探長貪汙的問題,導演翁子光的美學風格也引起關注。由於本片入圍第16屆亞洲電影大獎的「最佳美術指導」獎項,因此本篇專欄就從國際影壇的成果、令人懷舊的繁華年代、片中服裝髮型的講究、街景與建築塑造的時代感、霓虹燈的消失以及片名「風再起時」的寓意,來探討它的時代背景與電影藝術美學。
你是否有這樣的基因 _ 都不滿於現況 _ 你的小王國因此而誕生

你是否有這樣的基因 _ 都不滿於現況 _ 你的小王國因此而誕生

在一般的職場裡,每個人都是一個運作中的齒輪,像是企業巨塔中的某個零件般生存著。但你是否有著「不滿於現狀」的基因,想要另闢一片新天地,建立自己的小王國呢?那你的性格很可能就和莉莉斯相近。
當機器人取代人類 _ 未來世界的模樣是……

當機器人取代人類 _ 未來世界的模樣是……

看過科幻電影的人都知道,當機器人,或現在廣泛稱呼的「人工智慧」,它們的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時,是否會取代人類,成為地球上新一代的「萬物之靈」?機器人這個角色變得有點曖昧,一方面我們希望利用它們來改善社會,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它們變得「太聰明」而取代人類。
哪一位古國王子 _ 化身成上億人的心靈導師

哪一位古國王子 _ 化身成上億人的心靈導師

心靈導師到處都有,但是身為上億人的心靈導師,可就不容易了,他的身分又是某個古國的王子之尊。你猜到他是誰了嗎?沒錯,就是鼎鼎大名的佛陀!或許你認為他就是佛教的始祖,這也沒錯,但從別的角度而言,他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態度,這其中也包括各位熟知的孫悟空。

Contact Us